李全修:访欧日记(1)
故乡读书会,关注故乡,关注心灵。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
文|李全修
小引
1998年,黄石市组织了一个职业教育考察组赴西欧考察。这次出访,主要是考察职业教育,也有看看世界、增加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现状的了解的意图。我参加了这次考察,有机会走出国门,到荷兰、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五个发达国家去走了一圈,感慨良多。
当时,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第二个十年,虽然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那时,改革先在农村取得成效,解决了十二亿人的温饱问题。城市改革刚刚起步,各种基础建设尚较落后,高速公路仅初现端倪,遑论高铁、雄安机场、港珠澳大桥……所以僻处小县城的我初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真跟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感觉处处新鲜,事事新奇。
这毫不足怪。1978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曾率改革开放后首个政府考查团赴西欧考察,这些见过世面的高级领导对比西欧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现状,也都深受刺激。考察团的一位成员说:“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三分之二!”
所幸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请看今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称为“世界工厂”, 县县通高速,高铁领先于全球,北斗绕天,航母巡海……那些当时让我惊叹不已的欧洲五国的城市、高速公路、机场等等,而今在我国已经是“司空见惯浑闲事”了,一般中等城市的市政建设,也不亚于发达国家的有些名城。如果我从那年出国之后一直居留欧洲,到现在才回国,一定也会“当惊世界殊”,并且又会重当一回刘姥姥了。真是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啊!由此更感到改革开放的正确。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历史功绩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1998年6月14日,我从大冶出发,至7月1日返回大冶,共历时半月。这半个月,我一直坚持写日记,记下我的观感,这才使这次经历有了比较详细地记录。现在整理出来,也算是对那段经历立此存照吧。
2020年10 月
六月十四日 星期日
下午1点从大冶出发,2点到达黄石市人大院内,2点半与其他五人会合赴汉。
此次赴西欧考察职业教育一共六人:黄石市政协副主席尹迪生,黄石市教委副主任李友德,黄石教育学院书记徐德智,黄石财校副书记王子鸣,美尔雅中专校长胡放,大冶师范学校副校长李全修。
(插图:黄石市职业教育考察组成员合影)
5点15分,所乘38次列车发车。
我在9车厢18床,同车厢有黄石市教委副主任李友德,美尔雅中专校长胡放,十五冶老总老郭。郭总谈他们公司的经营情况,说,他们公司虽然设备优良,实力雄厚,在本地却竞争不赢乡镇或民营的小公司,因为乡镇公司可以使用非常手段,他们国营大公司却只能按规矩来,所以他们在本地很难揽到活,只能向外地、外国寻找机会。十五冶的遭遇,颇能反映中国初级“市场经济”的部分现实。
第一次坐软卧,感觉新鲜。听着咔嚓咔嚓的车轮声,久久方进入梦乡。
平时穿着没有什么好衣服,这次出访,为了不“有辱国格”,特地添置了一些“行头”:一套美尔雅西服,一条领带,一件羊毛衫,一个拖拉行李箱。“武装”起来以后,倒也像模像样。
六月十五日 星期一
所乘为“朝发夕至”列车,一觉醒来,已经到达北京西站。车站人潮涌动,我们立刻陷在了人海里,有些茫然。好在很快找到了接站的人,安排此次活动的中港公司驻北京代表于立先生用车将我们接至惠侨宾馆。
这是一家很普通的宾馆,我们住的两人间,空间狭窄,家具陈旧,电视机很小,看着脏兮兮的,远不如我在武汉开会时住过的一些宾馆。
我们被告知:坐飞机时,行李箱要捆扎好;西方礼节,要穿深色袜子。为此,特地在宾馆商店买了一根专门捆扎行李箱的长带子和两双黑袜子。
下午4时拿到签证。于立先生再三嘱咐,护照千万不能丢失,否则麻烦可大了。出发之前,我们曾集中在市国安局聆听有关出国的注意事项,这次于立先生又反复叮嘱,我不禁产生一丝将入“虎穴”的忐忑。
1987年,我参加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到过一次北京,北京市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会议一结束,我就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像赶路一样到故宫、颐和园、十三陵、八达岭跑了一圈,很遗憾不能细细流连。这次我想看看北京的普通街市,就利用空闲时间,到宾馆附近街道逛了逛,觉得跟一般城市并无两样,“不过尔尔”。
晚7点,于立先生又来,召集我们再次交待出国注意事项,诸如如何乘车、如何转车、如何着装、如何吃饭等,又交待了日程安排,简介了中港公司概况。
六月十六日 星期二
一早醒来,洗漱后,独自到宾馆附近转了转,看到街上停着的每辆小车,浑身上下都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可见北京的空气真不干净。
上午9点40分从惠侨饭店出发,前往首都机场。一路上,绿树夹道,远离了都市的烦嚣,感觉很好。
首都机场给我的印象也很好。1991年,参加九省中师联合检查,我曾坐过几趟飞机,到过武汉机场、广州机场、海口机场。和这些机场比较起来,无论规模、设施、环境,北京机场都要强得多。首都毕竟是首都啊。
12点30分,飞机起飞。
我们乘坐的是飞往巴黎的法航。
飞机是双层客机,十分宽大,每排十座,配有音乐耳机,电视等,为我原来所乘飞机所不具备。乘客以中国人居多,有许多运动员,据说是到柏林集训的国家划船队。当时正值足球世界杯在巴黎举行,同机还有不少是去看球赛的。我这个工薪族很不理解,这些人怎么这样富有,花这么多钱,居然只是为了看一场球赛。
北京时间晚上10时半,即巴黎时间下午4时半,飞机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我们的目的地是荷兰阿姆斯特丹,需要在巴黎转机。下飞机后,因为同行六人没有一个人懂外语,办理转机手续很费了一些周折。比划半天,验票人最终让我们进入了候机大厅。但是候机厅那那么大,到阿姆斯特丹应该在哪里候机呢?六个“聋哑人”无法向人打听,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按照图标,又根据汉语拼音猜出“阿姆斯特丹”,然后壮着胆子往前走。还算好,我们这群还有点“智商”的“文盲聋哑人”没有猜错,终于摸到了前往阿姆斯特丹的候机厅。这才安下心来,利用候机的时间,对戴高乐机场进行一番巡视。
戴高乐机场令我们这群“乡巴佬”惊叹不已。在北京时,我已为首都机场暗自惊叹了一番,现在巡游了戴高乐机场,就觉得首都机场是小巫见大巫了。戴高乐机场宏伟宽大,候机厅纵横交错,就像一座迷宫。每个厅无不敞亮宽松,一尘不染,不像国内机场那样拥挤嘈杂。候机的人都很安静,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偶有大声喧哗者,转眼看去,必是我们亲爱的同胞,那是在国内“先富起来了”的人,大腹便便,目无他人,生怕别人没有注意到他的派头。
巴黎时间17点55分,转乘波音737飞荷兰阿姆斯特丹。19点20分到达。负责接待的莫尼克小姐已在机场等候。莫小姐身体偏胖,穿着肥大的很不起眼的衣服,我先以为是位中年“大娘”,后来才知道是位年轻的小姐。她曾在中国留学,讲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们这才从“聋哑”状态中恢复过来。
在我眼里,荷兰是个小国家,想不到它的机场也这般宏伟。莫小姐向我们介绍说,西欧机场,伦敦为最,法兰克福次之,巴黎只能屈居第三,阿姆斯特丹位居第四。
出了机场,寒风嗖嗖,不料夏季的荷兰这般凉。只好赶快加衣。
阿姆斯特丹也不是此次的目的地,莫小姐驾车接我们到鹿特丹去。
荷兰环境特别好,一路上处处青草,空气清新,座座独立住宅,被绿树鲜花环绕,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花园。沿途原野十分旷远,时而点缀着座座风车,恍如走进童话世界。民居很有特色,少见高楼大厦。街道既静且净,车多人少。
到达鹿特丹时已夜幕降临,先在中餐馆用餐。餐馆主人姓袁,温州人。餐馆里有不少“老外”(即本地人,其实我们才是“老外”)就餐,交谈都很低声,所以人多而不吵闹。
因在飞机上吃不惯西餐,下午有些腹泻,大概是“换肠胃”吧。在餐馆突然肚子告急,赶快“出恭”,幸亏没有闹出什么问题。食欲很差,同行的人狼吞虎咽,我则“浅尝辄止”。
在“如厕”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卫生间的马桶和小便器都特别高大。原来这是荷兰的“国情”。荷兰人平均身高一米八五,居世界第一,比不足一米七的中国人要高出一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人在荷兰“方便”时会感到有些不太方便。
餐后往郁金香宾馆住宿。宾馆里不少旅客已大衣加身,房间里已开了暖气。
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就寝时已是北京时间凌晨4点。生物钟已乱,虽服丽梦片,也难以入眠。
荷兰纬度高,昼长夜短,当地时间22:30尚有微光,4:30已露曙色。
六月十七日 星期三
很早就醒了,大约只睡了两个小时,头有点昏。
继续服黄连素以止泻,同时服乘晕灵以防晕车。
气温只有10度余,赶快将带去的毛衣全部穿上。
虽然已经阳光高照,四处仍极其安静,只偶尔听见汽车隐隐作响。到处是绿色,仿佛置身热带。空气澄清,太阳显得格外鲜亮。停在院子里的汽车光鲜闪亮,绝不像北京所见那样布满灰尘。同行伙伴都怀着新鲜感,纷纷在院子里留影。
7:30早餐,是自助餐,这种进餐方式在我也是第一次。品种花样很多,各挑自己所爱。颇不惯西餐,吃了一点牛奶泡焦脆的杂粮。再看伙伴们,一碟又一碟,大嚼而特嚼,意兴盎然,真羡慕不已。
9时,乘专车往德国科隆。公路全为柏油路,四通八达。一路绿色相伴。
中途在“汽车旅馆”休息了片刻。
由荷兰进入德国,竟没看见任何边界标志,也不办理任何手续,也无人检查询问,真正是“一体化”了。
德国风光与荷兰差不多。相比较而言,号称“低地之国”的荷兰更具田野特色,风光更加旖旎。荷、德两国均是遍地绿色,使人不觉是处在高纬度国家。
12时到达科隆。科隆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科隆香水”享誉全球。
在科隆停留的主要目的是参观科隆大教堂。据说此教堂规模为世界之最。教堂高107米,建于1248年,据称连续建了600年才告完成。教堂一片黑色,结构十分奇特,尖尖的屋顶双峰并峙,直指蓝天,“刺破青天锷未残”。各个拱门上雕刻着宗教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此时教堂正在全面维修,不能见识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只能看一看教堂的规模。走进高大的尖形大门进去巡视了一圈,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教堂内部空间极其高敞,人走在里面显得十分渺小。高大的彩色玻璃窗上也描画着宗教人物,一些壁画则演绎着宗教故事。因为时间紧,只能走马观花,无法徜徉其中,细细品味。
教堂外是文化广场,游人如织。一群歌手在舞台上演唱,大约都是业余性质,但很专业。谁愿意听就听,我也在人群中看了片刻,颇觉有趣。
(插图:儿童在文化广场临时舞台上表现)
教堂紧挨着莱茵河,河岸绿草如茵,草坪上有许多靠椅,老人们悠闲地坐在上面看着莱茵河从他们面前流过。
3:50离开科隆,前往波恩参观。到达波恩,我们并未下车,汽车载着我们在城里绕来绕去,导游小姐则一路介绍前西德首府的各个建筑。
离开波恩,6时许到达德国边境小镇科布伦茨。小镇建筑古朴,街道十分清洁,行人很少,十分静谧。入住的饭店小巧玲珑,面积不大,但颇典雅,富有艺术氛围。
晚餐就餐于京华餐厅,老板为香港人,餐厅陈设完全中国化,各种古旧的民间雕刻,在国内已不多见,只在过去的花轿上和老式民居的门窗上见过。
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乘汽车,却几乎没有听到鸣笛,没有见到一个警察,也没见收过一次过路费。
晚上8时就寝。
(未完待续)
更多原创,欢迎赏读: